本科生教育

当前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教育教学 > 本科生教育 > 正文

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
发布日期:2025-07-17    浏览量:

一、专业介绍

药学本科专业始建于1997年,学制4年,2012年入选河北省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。本专业依托药学院药学本科专业、河北省药物质量分析控制重点实验室、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及多个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,现有专任教师41人,其中教授13人,副教授18人,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6人。专任教师中有河北省教指委委员1人,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63.4%,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占87.8%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1名,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2名,河北大学毓秀名师1名。近年来,学院每年承担10-20项国家级、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项目,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,其中100余篇被SCI索引收录,主编和参编药学专业教材和专著多部,科研及教学成果丰厚。

本专业依托教育部药物化学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,拥有河北省药物质量分析控制重点实验室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等平台。本专业强调大药学办学思路,实施厚基础、宽口径、高素质、强能力的人才培养计划,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,先后与多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。积极开展第二课堂,以科研带动教学,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。

药学专业历年毕业生中,每年约有30%被国内外著名高校录取为药剂学或药学相关专业硕士/直博研究生,其余毕业生多就业于医院、药厂、药监部门和新药开发公司等单位,从事药学相关的管理、质控、生产、营销和新药研发等工作,就业率始终保持高水平。

二、培养目标

本专业旨在培养人格健全、全面发展,具备药学学科基础知识、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,能够在药物研发、生产、检验、流通、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发现和评价、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、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、药品管理以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。

三、毕业要求

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相关的数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生物学基础知识,以及药物化学、药剂学、药理学、药物分析学和药事管理学等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接受各科实验技能、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,掌握药物研发、生产、流通、管理、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等工作的基本能力,养成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、身体素质、文化素质、科学和职业素质。

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、具备的能力和养成的素质:

1.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

1-1:掌握药物化学、药理学、药剂学和药物分析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;

1-2:掌握药学各主要学科的实验技术和科学研究方法;

1-3:熟悉药事管理相关的方针、政策和法规;

1-4:了解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;

1-5: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,包括科学基础和人文基础通识性知识;

1-6:具有大学英语水平所要求的听、说、读、写等方面的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相关知识。

2.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

2-1:具备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;

2-2:具备从事药物研发、生产、流通、管理、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等工作的基本能力;

2-3: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、较强的创新和创业意识,人际沟通交流能力、团队合作精神,以及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。

3.毕业生应养成的素质

3-1: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,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;

3-2:达到国家政治思想教育及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要求;

3-3: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,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,能够正确认识自我,心理健康;

3-4: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,培养良好的文化修养和人文关怀精神。

四、主干学科

药学、化学、生物学。

五、标准学制

四年。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修业年限,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。

六、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

核心课程:分析化学、有机化学、物理化学、生物化学、药物化学、药理学、药剂学、药物分析学和药事管理学等。

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:实验、实训、生药学实习、药学生产实习、毕业实习、毕业论文等。

七、授予学位

理学学士。

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 

邮编:071002

版权所有:河北大学药学院 冀ICP备05007415号-1

冀公网安备 13060602000986号